第830章 工具人+战后布局(1 / 3)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九月十八赎买战俘就已经开始,交易地点在惠州边境,景国实际控制线往北五里一处临时搭建的亭子里。
赎买费必然是一大笔钱,但许多家族也选择只赎买男嗣,而不管女眷死活。
此举在这个时代并不令人意外,在他们的观念中,只要男嗣还未断绝,家族血脉就可以延续,至于女人,他们这样的豪门大族还会怕没有女人么?
李星洲没有见任何人,其实许多人已经隐晦的提出期盼和他见面,甚至愿意付出高昂代价,有的送钱,有的暗示家里有漂亮女孩,毕竟景国皇太孙在上京干出的事,很多人都觉得他是好色之徒。
这场持续一年多的景金之战后,天下局势逐渐明朗,金国沦落到如今地步,很多人已经开始打其他心思了,开始为自己为家人谋求别的出路。
想讨好李星洲的人全天下大有人在,金国国内也是如此。
李星洲一个没见,偏偏阴绰绰的见了来赎人的蒲察翼。
蒲察翼就如他预料的一般,没足够的钱赎买所有蒲察家的人。
蒲察家几乎全家被狄至俘虏,而他们家在辽阳的府库也被搜刮一空,蒲察翼拿不出钱赎买那么多人、
蒲察翼最终只赎回长子及其他男嗣,但保证一年之内会凑够足够钱财赎回家人,希望他的家人得到善待。
李星洲表示可以答应,随后东扯西扯说了很久,话不投机也强行谈话,以李星洲如今权势和实力,蒲察翼无拒绝,只能无奈随意附和。
不过蒲察翼全然不知他被坑了。
因为李星洲在众多求见的人中只见了他一个!
而蒲察翼的女儿又在他手上,到时候金国人会这么想,金国国主会这么想?
不过这些影响需要时间沉淀,蒲察翼才会慢慢品出其中变化,不知道到时他会不会骂娘。
.......
等待期间,九月二十一,李星洲接到南方传来的圣旨,传旨的居然是翰林院一个叫周维的官员,他推测皇帝大概对此事十分重视才有此举。
接旨需要焚香斋戒,沐浴更衣,不过惠州这样才经战乱的城市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只能一切从简,好在周维也不是什么迂腐读书人,没在细枝末节纠结。
李星洲本来也打算撤军了,关键在于善后,所以接旨之后他没有着急往南,而是开始部署。
首先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稳定人心,从今往后,从惠州以南,辽阳以西的所有土地、人民都将是景国的国土。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国家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是一个可近可远的概念,孟子有名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句话平日可能还不明显,一旦打起仗来,到国家命运选择的时候就会显得淋漓尽致。
没有民心所向,再多的人口也组织不起军队,组织起来也没有战斗力。
所以在惠州,中兴府,辽阳一带以后必然与北方对峙的第一线,更需要扩大影响力,获取民心,让这些百姓对景国有归属感。
要得民心,首先就是宣传。
李星洲已经准备免去遭受战乱的几个州两年赋税,同时下令军队掩埋尸体,帮助百姓清理水源,严令禁止军队对惠州以南的土地烧杀抢掠。
但他做的这些事,必须让百姓知道才行,如何让百姓知道?在当下识字率低下的年代,最好的办法就是基层官吏的宣传。
不过在这一地区,契丹人,汉人,女真人,溪人等等各民族混杂,当地通用方言和汉语不同,派自己人肯定不行。
好在李星洲捡到一个乌林晃。
乌林晃,女真大族之后,金军第一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结果自己胆小怕事抛弃山海关跑了,躲到宁远。
宁远城破时,他还是被俘了,在李星洲面前磕头求饶,请求受降,还表示他以后会尽心尽力为景国做事。
当时众将都觉得这人是软骨头,靠不住。
杨洪昭提议杀了他,然后昭告金国,以打击金军士气,毕竟前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被俘杀,对金军士气打击必然很大,有利战事。
不过李星洲力排众议没杀,还接受他的投降,把他好好留到今天,为的就是让他帮忙。
有一个词叫“皈依者狂热”,说的是一种现象,在宗教信仰中,中途加入的皈依者常常比原生信教者表现出更高程度的虔诚,甚至达到令人费解的地步。
这在心理学上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现象。
这个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一些国家的留学和旅居国外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对于外国规则的遵守和崇尚程度,甚至超过了当地原住民。在攻击和抹黑自己祖国方面,甚至比敌对国更加积极,卖力,极端。
有时候连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都会一脸懵逼,我们有你们说的那么高大上吗?
也可以总结为一句老话,“二鬼子比鬼子凶”。
从心理上分析,这类人内心空虚,没有足够精神支柱,急于寻找新倚靠和安慰,所以想通过“投名状”来获取新团体的认同。
但又因为其表现出的软弱和不可靠,无法给人安全感和信任感,往往无论是急于融入的新团体,还是急于撇清关系的就团体都会看不起他们。
所以这类人就会越发敏感、极端,越发想通过极端行为获取新团体认知;
可其实无论什么团体,对于这样表现出不可靠和极端的个体天生就会抵触排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乌林晃此时就是这样的人,他这种墙头草见景国势大,金国势微,他又得以投降景国,必然会用尽一切手段证明他对景国的忠心。
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压自己原本的同僚同胞以表忠心。
既然如此,让他去宣传自己的宽大为怀的政策,他肯定尽心尽力,既能表忠心,又能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让金国那些硬骨头不投降的人后悔,以消除他内心隐藏的自卑和焦虑。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对于他这种人,金国人恨他,景国人也看不起啊。
李星洲不会重用,此时他还有价值,等他没价值了,李星洲可不打算留这样一个人。
他今天能这样轻易就从金国改投景国,往后蒙古南下,他岂不是轻而易举又投蒙古人去了?那不是自己给自己埋炸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推荐阅读:全职高手极品处男网游之风流骑士网游之龙语法师我们是冠军猛龙过江网游之近战法师体坛多面手英雄无敌之地下城武侠之大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