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拉人下水(1 / 2)

作者:青史尽成灰
王崇古眯缝着眼睛,悠悠问道:“行之,票券之危,当真如此严重?”
“不敢欺骗先生,这也是弟子近一个月来的心得,只怕票券要背后的那些人到了收网的时候。”唐毅笃定地说道。
“听说票券也出现十几年,背后又是那么多强悍的世家,哪里会轻易垮了,你小子不要危言耸听,哄骗老夫。”
唐毅慌忙举起右臂,攥着拳头,对天发誓。
“先生,弟子万万不敢欺骗您。”
你刚刚就骗了老夫,王崇古对此话显然将信将疑,问道:“你可有什么根据?”
“先生,所谓票券本来是考验人的眼光,如果对未来判断精准,就会获得丰厚酬劳,是一个很不错的东西。可是由于朝廷官吏不通金融,不懂生意,没有提前进行规范和预防,结果票券市场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了。”
唐毅做足了功课,侃侃而谈:“大到粮食、丝绸,小到点心,肉类,凡是老百姓生活必需品,都产生了票券,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先是追涨杀跌,赚取差价,接着倒买倒卖,到了最近几年更加疯狂,各大豪商大户加入其中。他们力量强悍,能够左右市场,操纵物价。从他们介入之后,票券就完全变了味道。从最初的投资,到投机,再到敛财工具,票券已经成了洗劫苏州百姓手中金银的超级骗局。”
王崇古倒吸一口凉气,陷入了沉思,他一直在观察,可是怎么也没想过问题竟会这么严重,还有些不信。
“行之,老夫看苏州商贸繁荣,老百姓都十分接受票券,大小商铺也都客人云集,丝毫没有危机的迹象,可不像你说的这么可怕!”
“非也!”
唐毅断然道:“先生,票券是建立在对未来的判断之上,物价岂有一直上涨而不下跌的道理?可偏偏这几年苏州的物价很少下降,即便是短暂下降,也很快就涨回来。弟子调查了苏州十八种民生必需品的价格,包括,大米、面粉、豆油、盐、茶、蔬菜、水果、布匹等等,其中大米涨幅一倍左右,果蔬更是多达三倍,至于布匹也有五六成之多。”
说着,唐毅将一份统计图表送到了王崇古手里,展开一看,就让王崇古拍手叫绝。没有多余的文字,只是十几张折线统计图,将价格上涨的态势描绘一清二楚。王崇古敏锐察觉到图表的价值,忍不住说道:“行之,这是你弄出来吧?”
“是。”
“嗯,改天老夫派几个人过去,跟你学学,你不会敝帚自珍吧?”王崇古明笑得像是狼外婆,十足的趁火打劫敲竹杠。
唐毅轻轻一笑:“些许小事哪用得着先生吩咐。”
王崇古满意地点头,把精力又放在了物价上面,不由得皱起眉头,问道:“行之,老夫观之,好多东西翻了一番还多,按照道理,百姓该怨声载道才是,怎么听不到任何抱怨啊?”
“这正是票券带来的错觉。”唐毅严肃地说道:“物价上涨,带来票券价格更快上涨,老百姓手上的财富看起来不断膨胀,他们对物价也就不敏感了。可是!苏州物价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地方,这种畸形的物价根本不可能长久维持。另外倭寇频频入侵,变数横生,一旦发生长时间战乱,供应不足,物价飞涨。到时候老百姓就会拿着票券去挤兑店铺,当他们发现店铺拿不出东西的时候,恐慌就会瘟疫般蔓延,几千万的票券一夜之间变成废纸,成千上万的铺面倒闭,无数百姓倾家荡产,走投无路,或是悬梁自尽,或是铤而走险。人们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只怕到了那时候,苏州就是人间地狱!”
“不要说了!”
王崇古突然断喝一声,脸色铁青,额头上冒出了细腻的汗水。面对着千军万马,王崇古丝毫不惧,可是此刻他真的怕了,从心里往外怕了。
唐毅的分析入情入理,简直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府试之前,就有倭寇杀入了苏州地界,幸亏他防备及时,才没有酿成大祸,而当时苏州城的票券就动荡了好些日子,幸亏举行府试,转移了大家伙的注意。
现在想起来,王崇古都有些后怕。如果当时倭寇杀到了苏州,只怕早就大祸临头!
不光他的仕途就此中断,晋商票号也会受到极大损失。
“可恶,真是可恶!”王崇古气愤地骂道:“小畜生,竟敢不告诉老夫,还让老夫出头,简直可杀不可留!”
唐毅一缩脖子,莫非说我呢?偷眼一看王崇古尴尬的表情,唐毅瞬间明白,是有另一个“小畜生”说动王崇古找自己的,果然自己猜的没错,只是和事老没有那么好当的,小爷一定要把你们拉下水。
王崇古发觉唐毅神色怪异,只当他识破了刚刚的失言,只好如实说道:“贤侄,老夫可没有出卖你,只是猜到除了你别人没这个本事。”
“呵呵呵,先生无须自责,既然是师徒,先生有事,弟子服其劳,不管出了什么事,弟子都站在您这一边。”
“点你做案首,是老夫最英明的决定!”王崇古欣慰笑了起来,笑到了一半,他突然憋了回去,忍不住大骂道:“臭小子,给老夫下套子是吧?分明是你来求我,怎么变成你帮着老夫了!”
……
王崇古虽然愤怒,可是不得不仰仗着唐毅的智慧,两个人足足聊到了深夜,都在讨论票券,讨论苏州。
唐毅努力说服王崇古,让他出手解决苏州的隐患,只是王崇古没有那么高的觉悟,正如他曾经给唐毅提出的要求一样,晋商的利益要维护,其次就是他任内不要出事。至于掀起晋商和江南大户的战斗,一点兴趣也没有。
谈到了最后,双方都亮底牌了。
王崇古可以出面,压迫对方,把茶价维持在比往年稍高一点的位置,黄锦和唐毅一方可以从容撤退,还能赚上一笔。这也是王崇古对大户们的惩罚,让他们少兴风作浪。
谈完之后,唐毅坐着马车,回到了拙政园——隔壁,进了书房,徐渭正焦急地等待。
“文长兄没睡?”
“睡,心要多大才能睡着。”徐渭拉着唐毅坐到对面,忙问道:“快说说,是不是把王崇古拿下了”
唐毅苦笑道:“没把我自己搭进去就不错了,王崇古多精明啊,他哪里愿意蹚浑水。”
“啊!”
徐渭惊呼道:“那你们谈什么?”
“抽身撤退吧,王崇古答应说服对方,黄公公的投资能赚回来,咱们囤积的茶叶也要销出去。我算了算,此一役咱们能赚五十万两左右,然后就烟消云散,天下太平!”
徐渭瞪大了眼睛,放在往常,五十万两是他想都不敢想的数目。
可是现在他失望,失望透顶!
对唐毅失望,对王崇古失望,对官场失望……
“行之,你忘了前些日子说什么来的?苏州城已经危如累卵,百姓有被榨干的可能。给了你五十万两,就忘了天下苍生,就忘了知行合一?你扪心自问,对得起阳明公的教诲吗?”
面对徐渭疾言厉色的叱问,唐毅也不辩驳,而是拿过了茶壶,没水,又抓过来酒壶,装的满满的,他给徐渭倒了一杯酒,徐渭推到了一旁。
唐毅只好自斟自饮,三杯葡萄酒下肚,唐毅的脸色染了一层红润。
“哈哈哈,文长兄,你也太小看我唐行之!”
啪!
唐毅猛地一拍桌案,吓了徐渭一大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官居一品超级中华帝国民国投机者资本大唐浪荡皇帝秘史我的军阀生涯唐砖重生之红星传奇长安风流艳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