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8章 未降者(1 / 3)

作者:怪诞的表哥
真定府,龙兴寺行宫。
李瑕转头看了张文静一眼,只见她身子微微一晃,片刻却又强装镇定,连双手摆放的姿势都显得端庄。
他挥手,向前来汇报保州详情的信使吩咐道:“先下去吧。”
“遵旨。”
“陛下,几位相公已经到了,郝经也已召到偏殿候见,陛下是否现在去前殿?”
“让他们稍待,下去吧。”
过了小一会,李瑕转头看向雁儿等人,道:“你们也下去。”
终于只剩下两个人,他便过去抱了抱张文静。
“想哭就哭出来吧。”
“也没有。”张文静红着眼,道:“之前就明白九哥活不了的,我就是想到以前......他小时候对我很好。”
“若不是生在这种世道,他会是个很好的兄长、朋友。别太难过了。”
“我也没有很难过,就是担心我爹。”
“放心。”李瑕道:“我已经安排人去燕京了,会救他们。”
泫然欲泣的张文静十分感动,握住李瑕的手,把头埋在他胸口中蹭了一下。
这是个很亲昵,也显得十分依赖的动作。李瑕目光看去,觉得她像是一只不设防备的小兔子。
但其实就在昨日便有人向他密奏过,说拿下保定之后,眼下张家的势力刚刚好,话里话外的意思燕京城内的张家人其实不太有必要救,也很难救。
当时他只回答了一句“眼界放远一点”。
此时好好安抚了张文静一番,李瑕才起身向前殿走去。
一出门就是一阵冷风灌过来。
马上就要到腊月了,虽说拿下保州城很顺利,但各种因素加起来,要全面进攻燕京显然要等到开春了。
而这个冬天要准备的还有很多。~~
走到了前殿,李瑕想了想,却是先召见了郝经。
郝经被扣留期间已见了李瑕麾下不少文官武将,至于有多少感触,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之前他见李瑕,还会行礼唤一句“外臣见过唐皇”,今日却是连“外臣”也不自称了,站在那愣愣看着李瑕,目光宛如一个老父亲。
“张弘范死了。”李瑕道。
过了一会,郝经才道:“老夫的弟子......死在陛下手中的,已不在少数。”
“朕破坏了你们的其乐融融?若没有朕你们的日子会过得更好?”
郝经面露惭愧,摇了摇头。
李瑕道:“之前你说,不愿归附朕是因为朕会败,担心中原无人治理。现在呢?还是这么觉得?”
“老夫想先问几个问题,不知可否?”“问吧。”
“唐军粮草不足,想要如何攻燕京?”
“加上保州的存粮,朕的北伐大军可支撑到三月。”
“三月只怕攻不下燕京,燕京毕竟不同于河北诸城......”
“那不如你到时再来求和,问问朕没粮了怎么办。”
郝经一愣。
他本以为李瑕这次是要招揽他,且心中已经有了些犹豫,考虑到若要降,家小却都还在燕京。
倒不成想李瑕说的是“再来求和”,像是并没有要招揽他的意图。
郝经也是有脾气的,见李瑕既不招揽他,他的语气也生硬了不少。
“那不知唐皇陛下对外臣这次的议和盟约怎么看?”
“朕可以考虑答应,但不是忽必烈那些条件。”
事实上,忽必烈的条件,李瑕根本都没怎么听,显得十分没有诚意。
此时他才敲了敲桌案,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要让朕退兵,忽必烈首先要去帝号、去汗号,向朕称臣,朕可以封他为漠北王,这是大前提。另外还有些小的要求,比如纳贡......”
郝经看向李瑕,眼神带着惊讶与思索之色。
惊讶于李瑕提出这样没诚意的条件,思索提出这样的条件有何意义。
直到之后其中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还有,张家的满门老少还在忽必烈手里吧,让他把人好好地交给朕。”
郝经目光一动,隐隐地已想明白了什么。
又过了三日,等李瑕提出的关于盟约的各种细节议定,郝经便再次乘上马车北返。
依旧是那个不知名的唐军将领护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官居一品超级中华帝国民国投机者资本大唐浪荡皇帝秘史我的军阀生涯唐砖重生之红星传奇长安风流艳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