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一点长进都没有(1 / 3)

作者:刘纪采
余馆长立马神气道:“无论从玉带板的样式,还有上面的纹理来看,它就是宋代的官家之物。”
其他人附和的点头:“确实,这玉带板的样式,就是宋代时期最为常见的图形。
还有这纹理,都是当时比较鼎盛的制作流程。”
“我一个外地的客户,家里就曾收藏过宋代的玉带板,与这个虽然有点差距。
但无论神韵还是轮廓来看,无疑就是宋代的产物。”
一时间,所有人都站向了余馆长这边。
他们也是对事不对人。
杨振雄看到这场景,很是得意:“怎么样,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吗?”
然而李义阳依旧镇定自若,他道:“可否将你的玉带板给我看一眼。”
“行啊,我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花样来。”说罢,杨振雄就讲他手里的玉带板递给了李义阳。
李义阳接过后,看了几眼道:“古玉珍贵,价值连城。
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真品古玉难求,于是仿造成风。
像唐宋就曾仿制古玉,明清继往开来,仿品巨增。
所以款式也好,纹理也罢,这都是可以模仿的。
就好比一幅画,有些人临摹的就可以以假乱真,但玉却骗不了人。
不知各位有没有听过一句话:玉生包浆,年代越久,包浆就越厚。
这也是鉴定玉的年份,一个重要途径。
古玉面向外侧的表面有一层比较均匀的包浆,尤其是手摸不到的地方、玉表细而深阴线内、玉表伤残处,都有一层浓厚的包浆。
且各处的包浆程度趋于一致。
但杨老板拍下来的玉带板,它的包浆并不是很厚重,而且各种的包浆浅表不一。
如果这真是宋代时期的玉,绝对不会是这样的包浆,所以它并不是宋代的玉带板,而是明代按照宋代样式高仿的。”
李义阳说完,便将玉还给了杨振雄。
现场所有的人,都被李义阳的这一番话给深深的折服了。
能说出这么多的专业术语,怎么可能会是门外汉呢!
现在他们也终于能接受,机关盒子会被他给拍下来。33
并不是真的运气好,而是人家有真才实学。
不像这位余馆长,一直在那卖弄他的学识,欺骗他们不懂这行的专业性。
一旦真材实料的比,他就什么都不懂。
余馆长内心虽然也很震惊李义阳能说出这么多年门道来,但自古以来,古物真假难辨,不是谁说的多,谁就是真理。
他冷笑道:“李先生真是好口才,你并不是专业的鉴定师,所以你鉴定出来的东西,是不具有权威性的。”
“我李哥早就说了他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你倒是专家,怎么你就说不出这么多的门门道道来?”
陈博一句话,赌的余馆长哑口无言。
杨振雄更是气的脸色铁青,如果这真的是明代仿制的,那他就买亏了。
可他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毕竟就像余馆长说的那样,李义阳并不是这行的专业人士,他说的没有权威性。
就在这时,人群中响起了一道明亮的掌声:“厉害,这位先生真是博古通今,实在佩服。”
众人寻声看去,当看到鼓掌的人时,瞬间炸开了锅,没有一个人能平静的下来。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考古学界的泰山巨斗刘鸿恩老先生。
但凡对古文物感兴趣的人,没有人没听过他的名号与事迹。
刘鸿恩老先生一生中下墓至少有上千次,上交的文物数万种之多。
平均下来,他三天就要下一次墓,有时候在墓里一待就是一个月。
很多人都知道,古代人为了不让别人盗取他们的陪葬品,就会设计很多的机关之术。
曾有一次考古中,一个考古学员不小心触发了机关,如果不是刘鸿恩老先生,及时破解了机关之术,那么当时在墓中了二十多人,就全部牺牲了。
同时刘老先生还破译了不少古文,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当时的文明历史。
可以说,他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即使现在他已经退休了,但在考古界的地位一直都是无人可以撼动的。
所以,在鉴定这方面,他说的话就是权威。
他说这是真的那就一定是真的,他说是假的,更不会有人去质疑。
因为质疑他,就是在质疑博物馆的千千万万文物都是假的。
只是他们没想到,这位受人敬仰的刘老先生竟然会出现在这里。
而且还亲自为一个不是专业人员鉴定的结果鼓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综合其他】推荐阅读:穿越天龙八部之风流虚雨海贼王之异常存在都市少帅之楚氏王朝神雕群芳谱大唐双龙之召唤师无限恐怖之我在东海队网球王子之破发睡神火影宇智波金秦时明月之大反派系统舌尖上的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