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当刺史的奥义(一)(1 / 2)

作者:指云笑天道1
元胄本来就因为是杨秀一伙,又曾多少掌管禁军,而被杨广所忌惮,这回正好找到了借口,竟然由此大作文章,将元胄下狱,很快就让他不明不白地暴毙于狱中
至于那上官政则因祸得福,被召回大兴,当了骁卫将军,告密的丘和被任命为代州刺史,接替入京高升为柱国,右卫武大将军的李景。
直到大业元年的二月,离开处罚杨谅的叛党足足三个月,征调的各军多数已经解散回家的时候,杨广才下令对平叛的功臣们加以封赏。
杨素从尚书左仆射位置又升了一级,成了尚书令,名义上的帝国首辅,而三个儿子万石,仁行和已经过继给杨素弟弟杨约的玄挺,都被封为仪同。
在这段时间里还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仁寿四年年底十二月的时候,陈叔宝突然也死了,当时回京的周罗睺虽然一直没有接到杨广的任何接见,而杨素迫于当时的形势,也不敢再进言举荐他挂帅出征扫平杨谅那三州的余党,可是听到这消息后,周罗睺却主动求见杨广,请求为旧主一哭,杨广当场准奏。
就在周罗睺祭拜过陈后主的灵位后,便主动请命出征,攻打晋、绛、吕这三个坚守不降的州郡,由于杨广对杨谅的余党处置过严,导致这三州的守军没了任何指望,决意死战到底。
周罗睺在攻打绛州的时候一反常态地以高龄主帅之身冲锋在前,不避矢石,率先冲上了城头。结果被一只流矢所射中。栽下城来。当场气绝身亡。
当周罗睺灵柩被运回京的时候,刚走了没几里,拉车的马便不肯继续向前,一股怪风围绕着灵柩吹来吹去,经久不散。
当时扶灵回京的绛州司马郭雅稽看到这情形,拍着棺木哭道:“将军是恨这些小贼没有被平定吗?很快就会把他们给消灭掉的,您放心就是。”
也真是神了,这几句话一说完。那阵怪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马也可以继续行路了。
等到周罗睺的棺木回京之后,杨广没有再过问周罗睺与萧摩诃的通信之事,而是追赠周罗睺柱国、右诩卫大将军,谥号为壮。
而那个被押解回京的陈智深,也被放了出来,据说是杨广感慨于他的忠义,允许他去为萧摩诃收尸,因为萧摩诃的尸首被作为反叛的首领在晋阳曝尸于城头,而萧世廉又一时半会没有被放出来。萧摩诃居然落得个几个月无人收尸的下场。
最后是这个陈智深回了晋阳,把萧摩诃的尸体收敛入棺。并且以孝子的身份一路送葬,哭声悲切,路人看了无不动容。
王世充听到这里,不由得感叹道:“想不到真是跟我所料的一样,周将军还是牺牲自己去保全家族。那萧世廉现在如何了?”
裴世矩点了点头:“世家的子弟都是有这种觉悟的,周老将军值得尊敬。”
“至于那萧世廉,刑部那边回报,由于杨素的暗中运作,加上事情过去好几个月了,皇上现在的注意力全在东都那里,已经不太顾得上这些杨谅的余党,因此萧世廉逃过了去年年底的那**处决,被判流放三千里去充军。”
王世充沉吟了一下,道:“那萧世廉被流放去了哪里?”
裴世矩正色道:“听说是去幽州。平定杨谅叛乱时,前幽州总管窦抗被杨素所举荐的李子雄当场拿下,装在囚车里押回了京城,现在幽州是由李子雄暂时接管。行满,要不要跟杨素打个招呼,让他给李子雄捎个信,对这萧世廉加以关照?”
王世充摇了摇头,道:“不用了,这种时候不能跟萧家走得太近,以免落人口实。”
裴世矩点了点:“更重要的一件事是,根据这几天杨广跟我们商量的内容来看,他准备要废除各州的总管了。”
王世充惊道:“果然要走这一步了吗?”
裴世矩正色道:“是的,这次杨谅举兵对皇上的打击太大,他感觉到这些州郡,尤其是象并州这样的大州总管,军权、政权、财权集于一身,权力太大,甚至对他的皇权也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他已经决定了废除各州的总管,只等正式下诏书了。”
王世充笑道:“这可是杨广自寻死路啊,废了各州总管也就是结怨于各大关陇豪门,以前先皇可是以自己儿子为大州总管,以宗室作为皇家的护卫,杨广看起来连自己的儿子都信不过。对了,那刘方的征林邑有消息了吗?”
裴世矩点了点头:“五天前已经有军报传到大兴了,刘方自从去年年底开始着手向林邑进军,正月的时候,他派遣钦州刺史宁长真率步骑军万余从陆路进军,出九真郡向林邑进军,而自己则率大军主力四万多人,从番禺出海,二月的时候达到了林邑的海口。”
王世充听到这里叹道:“果然和我所料的分毫不差,刘方还是走了马援的老路,以陆路进攻为辅,主力则是飘洋过海直击对方要害。”
裴世矩笑了笑:“正是如此,这一行动完全出乎了林邑国的意料之外,林邑王梵志匆忙间征发了都城周围的一些卫戍部队去守海滩,结果被刘方大败,刘方军趁胜直击,向林邑国的都城进发。”
王世充微微地点了点头,道:“后来呢?这个月应该差不多该和林邑国撤回来的主力决战了吧。”
裴世矩正色道:“行满所料的分毫不差,从上个月末开始,敌军开始把在北方拒险防守宁长真偏师的主力部队调回来,准备和刘方军决战了。”
“林邑军前出阇黎江,在江崖立栅,连营数十里。与刘方军隔江对峙。刘方军是大隋的正规主力部队。刘方鸣鼓而进,所部精甲曜日,士气冲天,林邑国边荒小国,没有见过如此威猛的军阵,一阵而溃,刘方军趁机渡河,继续前进。”
“又前进了三十里后。林邑国出动了最后的精锐部队,也就是巨象部队,听说这些巨象身高两三丈,重达几千斤,皮糙肉厚,不畏矛槊,从四面八方包抄刘方的部队。刘方军初战不利,退却十余里后,扎营防守。”
王世充的脸色微微一变,道:“原来他们也有象兵。《三国志》上曾说过当年蜀汉的诸葛武候曾在征南蛮时也碰到过这种巨兽,也是很让诸葛武候头疼了一番。开皇十七年时。我和史万岁征伐南蛮时也碰到过象兵部队,刘方后来是如何处理的?”
裴世矩微微一笑,道:“刘将军在当天夜里,在四周遍挖小坑,里面插上尖刺,坑上覆盖草皮作为伪装,坑的大小和大象那腿的粗细相当,林邑军因为前一天占了些便宜,当天晚上麻痹大意,喝酒庆功,完全没有注意到刘方军的动作。”
王世充心中暗喜,追问道:“后来呢?”
裴世矩继续道:“第二天刘将军主动派兵挑战,结果敌军故伎重演,以象兵打头冲阵,纷纷陷入到那些小坑当中,一时间动弹不得。刘将军趁机下令以强弩去射那些大象,结果大象纷纷负痛逃窜,转身回头去踩自己的后军,结果林邑军溃乱不可收拾,刘将军挥军全面攻击,大获全胜。”
“此役刘将军斩俘四五万人,一举消灭了林邑军的主力,越过马援铜柱,现在已经打到林邑国都外了。听说林邑王已经放弃都城逃入林中,而刘将军的大军已经进入林邑都城。”
王世充长舒一口气,脸上笑开了花,抚须道:“刘方果然没有让杨素失望,确实能打,打通了林邑之后,咱们也多了条后路。”
裴世矩也跟着笑道:“还是越国公有识人之明啊,刘方被闲置多年,却有真才实干,这才能一战成功,这回他建立了不下当年东汉马援的大功,扬威于四海之外,想必也能满足皇上那种好大喜功的心情吧。”
王世充点了点头,突然对着裴世矩问道:“后来随军的李纲如何了?”
裴世矩摇了摇头,道:“没有明确的消息,只是听说前一阵行军的时候,李纲没少吃苦头,刘将军一直找他的碴子,给他穿小鞋,甚至李纲还气得想要自杀过,后来给身边的人抢回来了,然后就留在了军中,现在情况如何,军报上没有说。”
王世充脸色一沉,说道:“没准这刘方的作为就是苏威指使的,以我对杨素的了解,他应该不至于这样下狠手。”
裴世矩也点了点头,问道:“那依行满看,对于这个刘方,皇上会授予何官职呢?”
王世充凝神思考了一下,道:“这次平定杨谅的叛乱,众将都加官晋爵,杨义臣被授为上大将军,加相州刺史,去镇抚杨谅的故地;死守代州的李景则被进为柱国,右武卫大将军;王仁恭升为朔州刺史;原职上仪同的张须陀被加了开府;鱼俱罗和麦铁杖也都有所封赏,就连我,也加封了刑部侍郎,最近会给转放郢州刺史。”
“而刘方则不一样,他是独立率一支孤军远征海外,原来他就有个瓜州刺史的官位,这次建此大功,至少不会比李景的官位要低,如果回朝之后,至少也能到上大将军甚至是柱国之职,再给外派一个象杨义臣这样的大州刺史。”
王世充暗暗叹了口气,又转向裴世矩,正色道:“最重要的一件事,杨玄感的正式任命出来了没有?”
裴世矩说道:“今天刚出的消息,好象给封为宋州刺史,诏书随后就到。”
王世充摇了摇头:“宋州吗?我还没想象到自己要如何做这郢州刺史呢,弘大,你当年外任过刺史,跟我说说如何管理。”
裴世矩微微一笑,道:“这刺史嘛,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其实说白了,就是看你会如何用人!”
王世充“哦”了一声,放下了手中的茶碗,竖起耳朵。作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式。
裴世矩清了清嗓子。道:“其实你走马上任当刺史。不是一个人就真的到地方上当父母官了,多数情况下,你属下的那些吏员都是一直在那个州郡里的,军中有句话叫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地方上其实也是一样,铁打的小吏流水的官。”
“一州刺史,任职一般是三年,依我大隋律令。每年要进行刺史官绩的考核,如果三年里考核的成绩都不错,列为优等的话,就可以入朝为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官居一品超级中华帝国民国投机者资本大唐浪荡皇帝秘史我的军阀生涯唐砖重生之红星传奇长安风流艳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