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新的联姻(1 / 2)

作者:指云笑天道1
李渊叹了口气:“这是我和杨素联姻的一个附加条件,杨玄感要娶我的女儿秀宁,而杨玄感的母亲,荥阳郑氏家族中则出一女许配给我的长子建成,这本是说好的事情,现在杨家快要完了,我女儿秀宁的婚事,自然是不能再继续,可跟郑家的联姻,却是没有任何理由作废的。”
长孙晟冷笑道:“唐国公还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啊,女儿嫁给弘农杨家,媳妇娶了荥阳郑氏,可都是跟山东的大世族结了亲,就不考虑一下我们关陇世家吗?”
李渊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个自然是要考虑的,只是我们关陇家族和山东的大世家也都是累世通婚,并没有什么天然的界限,你不也是娶了渤海高氏的女儿作为续弦嘛。咱们这些武将世家,除了出将,也得入相,不跟那些文人大族搞好关系,以后想回朝当官,怕也是不容易啊。”
长孙晟点了点头:“好了,既然你的长公子建成已经跟郑氏有了婚约,那我也不好说什么了,敢问是郑家的哪位小姐?”
李渊正色道:“括州刺史,开府将军郑继伯之女,郑观音。”
长孙晟“哦”了一声:“就是北齐的兖州大中正(负责按九品中正制推举本州贤良之人为官,往往是地方上的豪门大族),杨素夫人的族兄?”
李渊笑道:“正是此人,长孙将军也认识我这位亲家?”
长孙晟冷冷地说道:“怎么会不认识呢,此人一心向佛,给自己的女儿都起名叫观音,我的那个续弦夫人,跟他家的夫人可是一个师父呢。我那女儿小名观音婢,也是跟她女儿的名字一样。唐国公啊,你前面才说差十几岁不能结亲,可我记得那个郑观音,也就比我女儿大两岁啊,比起你的建成,可差了十二岁呢。”
李渊给长孙晟一语道破刚才的推脱之词,有些不好意思,干咳了两下,岔开了话题:“长孙将军,建成的婚事是早就定好了的,我刚才也说过,这事不太好反悔,还请你谅解,我们还是谈谈别的事情吧。”
长孙晟咬了咬牙:“唐国公,联姻这种事情,就是对最忠诚朋友的选择,主要看的就是嫡长子,我的长子早已经婚配,没办法再娶你的女儿,所以我才想到向你的嫡长子求个亲事,可是你的长子既然已经娶了别人家的女儿,那还怎么结亲?唐国公,看来咱们此生无缘,长孙就此告辞了。”他说着站起了身,行礼欲走。
李渊连忙说道:“哎呀,长孙将军,不要这么冲动嘛,凡事有的商量,来,坐下说,坐下说。”他也站了起来,把长孙晟连哄带按地弄回了胡床之上。
长孙晟坐下后,仍然气鼓鼓地:“商量?还怎么商量。你的长子都已经娶了郑氏的女儿,跟我又如何结亲?”
李渊微微一笑:“我记得长孙将军也不是家中的长子,而是四子吧。”
长孙晟的喉结动了动:“这又如何?”
李渊笑道:“我们关陇世家跟那些山东大世族还是有些区别的,不是只有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就搬出去分枝散叶,武将世家对于各个儿子的教育都没有放松过,因为我们跟那些文人有一点不同,就是可以上阵以命搏军功,所以长子未必出息,其他的儿子也未必不能出头。就好比你长孙将军,比起尊长兄来说,现在可是名头更大啊。”
长孙晟的眼珠子转了转:“唐国公的意思是,你还另有佳儿?只不过你其他的公子现在年龄还太小,看不出来啊。”
李渊哈哈一笑:“长孙将军,你应该是知道我的夫人的,她是将门虎女,对其他的儿子都是从小就严加管教,长子建成就不必说了,我的二儿子李世民,勇武还要胜过建成呢,他从小生下来的时候,啼哭声就比别人要响亮,去年有个道人上门,看到他的相也是惊叹不已,哦,对了,他现在虽然只有七岁,但已经可以骑小马来回奔驰了,还可以拉开一石的弓呢,那射术,比我小时还要厉害啊。”
长孙晟吃惊地睁大了眼睛:“真有这么厉害?”
李渊点了点头:“他这会儿还没回府呢,今天据说是要骑着小马,跟着他大哥到外面的山里打猎去了,怎么样,长孙将军,对我的这个儿子,还能满意吧。”
长孙晟不信地摇了摇头:“就这样一个七岁的小孩子,你让他出去打猎,这会儿已经快三更天了都没回来,你就一点不害怕?”
李渊笑道:“世民五岁的时候就跟着他哥哥和府里的家丁们一起,每天都在附近的旷野和山林里骑马射猎了,加起来十几个人呢,根本不用担心,现在是太平盛世,这里又是京师重地,不会有什么盗贼的。”
长孙晟叹道:“唐国公对儿子的教育,长孙自愧不如啊,你这儿子果然是俊杰,只怕我那女儿,也不一定能配得上啊。”
李渊有些意外:“哦,长孙将军,这话又是如何说起呢?我听说你的几个儿子,也个个都是豪勇绝伦之士,就算是女儿,料来也不至于是文弱女子吧。”
长孙晟摇了摇头:“说来话长啊,唐国公当知道我原来娶的乃是关陇将领世家的豆卢氏,生出的几个儿子都是孔武有力,弓马娴熟,但后来我妻早死,我续弦找来的高氏,却是一个文弱女子,生下的一双子女,无忌和无垢二人,都是瘦弱得很,尤其是无垢,自小身子骨就有些弱,只怕是不能骑马射猎,本以为建成公子素有贤名,知书答礼,我家无垢以后专事女红,可以服侍左右,但你老兄的这位二公子世民,听起来却是位天生的勇将,只怕我女儿配不上这样的英雄啊。”
李渊哈哈一笑:“现在都只是小孩子呢,能看出什么,世民虽然从小便弓马,喜骑射,但现在也已经请了老师教他读书习字了,打天下时要用武力,但治天下还是得文才才是,再说了,你女儿现在才两岁,哪能看出什么以后呢,她体内可是流着你这位平定突厥的大英雄的血液啊,没准以后也是个巾帼英雄呢。”
长孙晟深锁的眉头舒展了开来:“唐国公,这么说来, 你并不拒绝这门婚事了?”
李渊满意地点了点头:“长孙将军说得有道理,我们关陇将门之间互相联姻,不是什么犯忌讳的事情,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我们整个集团的团结和强大。就先订下这门娃娃亲好了。等两个孩子长大到婚配之年,再娶你家女儿过门,如何?”
长孙晟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沉默了起来,李渊一看他的表情有些不对劲,奇道:“长孙将军,又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长孙晟叹了口气:“其实我今天过来 ,也是有一事想求唐国公帮忙的,还是在我的那几个子女之间,我和前妻豆卢氏所生的三个小子,都已经成年,很不喜欢他们的这个后娘,还有无忌与无垢兄妹两人,这些年我的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以前为了跟突厥人套近乎,生活习惯也一如这些草原蛮夷,成天喝酒吃肉,纵欲无度,只怕是命不久矣,最近举箸提笔,都有些力不足心之感,也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到送我家的无垢出阁,与唐国公结亲的那一天了。”
李渊听到这里,也是心中一片悲凉:“长孙将军,何出此言,你现在也就刚过五十,春秋尚早呢,这方面的事情,不用太担心。”
长孙晟摇了摇头:“实话跟你说了吧,唐国公,这次我来找你们结亲,一来是想为我们长孙家找个靠山,二来,也是希望以后万一我先走一步,几个年长儿子欺负后娘与异母兄妹的时候,你们能让他们母子有口饭吃,不至于流落街头,活活饿死啊。”
李渊听得动容,连忙说道:“长孙将军勿要多虑,你我既然今天已经约定了这门亲事,那我不日就会向外正式公布此事,即使真的如你所言,我们也会在你家观音婢成年之年,将之依约迎娶回来。不过……。”
李渊说到这里时,顿了一下,想了想继续开口道:“若你的那几个儿子真的不孝,赶后母与弟妹出门,我们家毕竟在过门前并非你们长孙家的亲戚,也不太方便一下子把人接过来 ,暗中接济倒是可以,只是这种是救急不救穷啊。”
长孙晟一听这话,脸色一下子舒展了开来,拉住了李渊的手:“哈哈,唐国公,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跟贱内说过,万一真有这么一天,我就让她们母子三人去投奔她的哥哥高士廉,高家再穷,也有她们一口饭吃的,只要唐国公莫要不认这门亲事就好。”
李渊暗叫一声“苦也”,自己一时客气了一下午,没想到长孙晟却拿住了自己的话柄,刚才自己本是想到有些不妥,这长孙晟看起来有备而来,就是要跟自己结下这门亲,本以为是要向杨广显示关陇贵族的团结,可没想到他的真实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的少妻幼子们找个靠山,那北齐宗室的渤海高家也是个破落户,还跟杨广最恨的高熲有些七拐八弯的亲戚关系,自己刚刚扔掉了杨素,却贴上这么个牛皮癣,想到这里,李渊的头一下子就大了。
但话既然已经出口,那是收也收不回来了,李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这个,长孙将军,我既然答应了,自然就不会反悔的,你放心吧。不过刚才咱们可是有言在先,我那女儿秀宁,如何能摆脱跟楚国公家的联姻婚约,你可得给我支个招才是啊。”
长孙晟一咧嘴,笑了笑,黄澄澄的门牙在这烛光下闪闪发光,让李渊一阵恶心:“这个嘛,我早就想好了,秀宁不是还没过门嘛,只要委屈她一下,说服她这个道理,让她早点找人另嫁,就可以了。”
李渊皱了皱眉头,脸上的皱纹又多了几道:“只是我家的秀宁好象已经深深地爱上了那杨玄感,这道理我们也跟她说过了几次,可她就是不听,本来这回她是来找我们想办法去救楚国公的,可我们哪有这个本事,结果她一气之下要跑回宋州去,这会儿给我正关在房里,让人严加看管呢。”
长孙晟笑着摆了摆手:“我如果是你,就不会把她关在这里了。任女自去!”
李渊一愣,转而怒道:“长孙将军,现在可不是开这种玩笑的时候,你这是要毁了我女儿一生,继而毁我唐国公府吗?”
长孙晟摇了摇头:“非也非也,从令爱肯跟着那杨玄感千里赴宋州一事,我就知道她早就爱上这小子了,这也难怪,杨世子英雄过人,年纪轻轻就名震天下,令爱将门虎女,自是倾心爱慕。”
李渊急得一跺脚:“先皇在时,杨素得势,这门亲事是我家的福气,现在新皇登基,杨家朝不保夕,这门亲事就是我家的祸事,长孙老兄若是真心帮忙就说办法,若是有意调侃,那就要恕我李渊不奉陪了!”
长孙晟眨了眨眼睛:“唐国公不要太心急嘛,我的意思,这种事情作为父母,强劝是没有用的,儿大不由娘,女大不中留,心都是要向着外人的,依我看,能让你家秀宁姑娘回头的,只有杨玄感那小子本人了。”
李渊微微一愣:“长孙将军,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杨玄感这时候肯定也是在想一切办法救他爹,这才会让秀宁回来找我们帮忙,又怎么会主动退婚?”
长孙晟笑了笑:“令爱这时候回来,是因为杨玄感觉得找你帮忙,还有一线成功的可能,但要是救不了楚国公,那你觉得这位杨世子会怎么做?”
李渊倒吸一口冷气:“长孙将军,你的意思是,杨玄感会起兵造反复仇?”
长孙晟收起了笑容,正色道:“唐国公,杨玄感此人,我跟他打过几年交道了,也许在你们的眼里,此人有勇无谋,并无智略,但在我看来,他的智力极高,不亚于乃父,以前显得有些不通人情世故,是因为长年给关在家里习武,与这个世界接触不多的原因,但随着这两年他走南闯北,沙场征战,尤其是跟着李密和王世充这两个绝世智者多次接触,现在的杨玄感,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楞头青了,绝非意气用事之徒。”
李渊点了点头:“不错,听你这么一提醒,我倒是想起件事,那天杨玄感来我这里求亲的时候,他的坐骑突然马失前蹄,按说黑云这样的绝世宝马,怎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你我都是武将,应该知道除非是杨玄感故意给马动了手脚,当时我还以为是杨素想要悔婚,可后来听秀宁的意思,倒是这杨玄感自作主张,不想在此时和我们家仓促结亲。”
长孙晟哈哈一笑:“我说的没错吧,唐国公,而且杨玄感这几年一直在四处行走,结交各地豪强,其意图不可告人,如果这次他实在救不了楚国公,我想也只会把这仇恨埋在心里,等到日后找准时机再行动手。”
李渊的脸色一变:“长孙将军,这可是要掉脑袋,灭九族的话,不可乱说啊。要说我们这些关陇世家对新皇有些怨气,这没错,但没人会傻到真的起兵造反的程度吧,大隋的武力有多强你不是不知道,强如尉迟迥,突厥,杨谅,都一一败在了大隋的手下,杨玄感若是真有你说的那么聪明,就不会打这种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官居一品超级中华帝国民国投机者资本大唐浪荡皇帝秘史我的军阀生涯唐砖重生之红星传奇长安风流艳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