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以川:“以后就明白了。你留在这看着她。”
古大师:“那你们呢?”
荀言:“去朱家。”
民国时期的东洲,无论是人口还是规模都比现代化大都市东洲差远了,占地面积顶多算个镇,而此时时局动荡不安,夜间的宵禁制度在这里还没有完全废除,秦以川跟在荀言身后,有两次和巡逻的保安团险些擦肩而过。
朱家在此时是整个东洲的大户,往上和晚清皇室关系千丝万缕,也算有身份;往下朱家老太爷脑子一绝,和这里的外国管事关系莫逆,等外国人撤走之后,便由他接手了东洲负责治安巡查的保安团和警察厅,俨然已经成了此处的土霸主,连住的地方都搬进了洋人修建的大宅子,充满了西方特色,门口挂了一个牌匾,写着“朱宅”两个字。
宅院后门种着茂密的一大片竹子,甚至连墙头都被遮住许多,荀言和秦以川藏匿在竹影之中,从墙上可以将这间宅子的状况尽收眼底。这么得天独厚的藏身之处,如果不是对朱家非常熟悉,是绝对找不到的。
大半年的,朱家大多数的屋子都黑着,只有两间上房亮着灯,偶尔能看见人影走动,应该是伺候饮食起居的保姆之类的打工人。荀言默不作声,像是在等着盯什么人。
秦以川:“你在这住过?”
荀言有点敷衍地“嗯”了一声。
秦以川:“就你自己?”
荀言这次连“嗯”都没了。
秦以川:“你是从哪找着我的?”
荀言仍是不说话,像没听见。
秦以川:“关于这段记忆我其实一直挺疑惑的,咱们俩几千年来一直没有见过面,直到后来,我最后的这次轮回里遇上余青衫,进了辑阴司,而你也恰巧遇上他,被收入门下。咱们俩谁先谁后认识余青衫,我已经完全记不起来了,只记得这次活过来,就遇见你了。”
荀言:“你想说什么?”
秦以川:“你知道我是怎么遇上余青衫的吗?”
荀言:“你的事情,我怎么会知道?”
秦以川:“这就挺巧的,因为我也不知道。”
荀言又不说话了。
第221章 软家的秘密
秦以川:“你知道我每次,从死后到重生,都要经历什么过程吗?每次活过来,都有几年的记忆是浑浊不清的,就和人的幼年时期没有记忆一样。红红虽然每次都能找到我,但那已经是我重新长大之后,才能和她联系上。所以我一直对自己特别好奇,我没成人类的时候,该不会是以游魂的状态在世间飘荡吧?”
荀言:“不是游魂,而是以原身的状态活着。”
秦以川:“就你画上那个?”
荀言:“差不多吧,但实际上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引人注目,很像一只尾巴长点的猫。”
秦以川:“你什么时候找到我的?在这住了多久?”
荀言:“大概就是这个时间,你的黑玉书已经拼凑得差不多了,我才能感应到一些气息,在一座山上找到你。在这住了不到四年,到你化形的关键时期,遇到了余青衫,就加入了辑阴司。”
秦以川:“你可不是一个喜欢抱团的人,为什么当初会选择进入辑阴司?”
荀言:“余青衫那有一颗蛟蛇化龙时留下的金丹,对你的恢复很有帮助。辑阴司没有任何人有本事将这颗金丹化为己用,给了你,也免得浪费。而且当时鬼门已经有人发现你出身不凡,盯上你了,你进辑阴司,也能省很多麻烦。”
秦以川:“你倒是挺懂一石二鸟。”
荀言极浅的笑了一下,下一瞬间眼睛一抬,就看见一个跛脚的黑衣男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朱家后门,扣了几下门,门房的灯不大一会儿就亮起来,将门外的人迎进来之后又谨慎地关上大门,确认周围没有人之后,直接将这个黑衣跛脚男人带到了一直亮着灯的那间卧室。
两个壮汉紧随其后,扛着一个麻袋进去,不多时里面的所有人都被赶出来,只剩下送进去的麻袋和黑衣男人留在房中,灯被关掉,里面却闪出白森森的影子。
像是蝙蝠的东西被吊在房梁上,正发着夜明珠一样的光。阴森的怨气像滴下来的墨水,汇聚在房间之内,却半点溢不出来。这就是“借命”。
被扛进去的麻袋里,装着的是个人;不到半个时候又被黑衣男人提出来,但里面的轮廓,已经成了尸骨。秦以川看着那麻袋被扔进后院的水井,脸上的神色有点冷。
秦以川:“救不了?”
荀言:“这里的时间是乱的,朱家在民国二年七月初七就已经被灭门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所有人,都是已经死了的。”
秦以川:“那叫阮莹的姑娘也死了?”
荀言:“她可能没死。但是一定已经不是人。这片鬼蜮,很可能就是她用自己的执念制造出来的。”
荀言的嘴里很少能听见不确定的描述,秦以川心里的好奇被勾起来,但是没有接着问,毕竟他们都已经身在鬼蜮,当年的事情,肯定会在鬼蜮中再重演一遍。
而他们还不能轻易干预,毕竟谁也不知道,阮莹制造出这个鬼蜮到底想干什么,万一轻举妄动,惹得她失去理智发狂,又得应付一场恶战。
麻袋被扔进水井之后,黑衣人费力地将一块石板拖到井口,石板上捆着绳索,又刻着鲜红色的字,只是距离隔得有点远,看不清那字写的是什么,但能猜出七七八八,无非就是用来镇压横死之人,免得死后变成厉鬼,回来报复。
秦以川:“这人是谁?”
荀言:“鬼门的,外号叫黑瘸子,各种邪魔外道都精通些,很难缠。”
秦以川:“死在这了?”
荀言:“没有。在这里只是被剥了皮,后来被西疆那边带走,制成了血尸,用来看守龙脉,但是后来那个龙脉被一个姓张的人破了,黑瘸子也彻底死在那了。”
秦以川:“剥皮是谁做的?阮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