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信日后再说,反正从目前看来,这说法对于己方有利,那么信一信又何妨?
姜离是典型的拿来主义思想,有用就取,无用则弃。既是有利,就算是假的,他都能给你变成真的。
“当然,这种行为最好还是莫要让地藏王知晓。”姜离小声道。
业如来没有立即回答,只是罕见地露出复杂神色,看着姜离。
“姜檀越,迷者曾以为你有佛缘,当时的佛国正需要你这等人才,才屡次与你会面,渡你入佛门。现在看来,是迷者眼拙,看错了。”
业如来长叹道:“火宅佛狱才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啊。”
要是波旬道果落入了姜离手中,被他容纳,说不定他的进境比自己还快。
虽然没有那么高的基础,但就冲这种无底线的百无禁忌,就已是完全符合了魔道之意。
相比较起姜离来,业如来都觉得自己的底线有些高了。
他以魔道压波旬,却不代表他的底线比波旬要低啊。
就连孙悟空都有种重新认识姜离的感觉。
本以为姜天子够没底线了,敢把册封弼马温当成盛情,现在看来,还是有些低估了啊。
“谬赞,谬赞了,哈哈。”
这等盛赞,当真是叫姜离不知如何回答,最终只能用几声尬笑来掩饰。
“我们还是赶紧离开天界吧,两位,在这里耗费时间可不值得。”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人间又是好些天过去了,当真是有些浪费了。
同时身处两界的姜天子转移了话题,便带头领着二人一同离开天庭。
等到他们离开之后,天界又恢复了平静。
直到——
姜离再一次出现。
另一个姜离来到了天界,入了南天门,望着之前进入三清天的方位飞去。
“三清天作为末法一开始降临的地方,最好还是莫要空出来,并且······”
想到自己接下来的行动,姜离眸光闪动。
他接下来要开始转化清浊,以此来演绎青帝道果。而三清作为五浊恶气的源头,若是能够在三清天进一步洞察清浊之变,当可大大有利于自己转化五浊。
此举一旦功成,不光是能够将三品道果完全融合,更是铺平了炎帝道果的晋升之路。
知晓了三皇所为之后,姜离敬佩之余,也是有了和炎帝真灵交谈的想法。
若是不得已,需要立即晋升二品,他大可通过协商,让炎帝真灵转移,然后通过炎帝道果以最快速度晋升。
第12章 诸果之因
三清天的大战虽是跌宕起伏,反复波折,但论时间,实际上连半天都没有。
可因为时间流速的差距,人间此刻已是进入了深冬。
甚至于,距离道君和大尊两人晋升的时间,也已是过了不短的一些时日了。
道君在晋升之后,派人送上了一封拜帖,言称将在十二月前往神都,会面当朝天子。而大尊虽是制造出了那等覆盖天下的昼夜变化之象,但在那之后却是没有直上神都,和姜天子来碰一碰,甚至都没让其部属进入神州。
不过这并不代表大尊转性了,只是时候未到而已。
在东海之上,最近可谓是风云变幻,热闹得紧啊。
神都,皇城,琼宁苑。
花园内罩上了银霜,春夏之时的生机盎然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冬景的清冷。
旁边的风华殿开了侧面门户,将冬日之景映入殿内,有几案陈置,姜离以及如今的三公之一朱晦庵,还有鼎湖派的天玑长老以及玉衡长老落座。
旁边则是一边有几个侍女煽风炉煮茶,那边另有几个侍女也煽风炉烫酒。
“东海之上迷雾四起,从东海郡离岸千里之外,便是白雾连天,不见其景。东海郡王先后派了七批探子出海,都未得结果,甚至那些探子也都不见回返。”
朱晦庵手拿着一封折子,娓娓说道:“太卜令日前亲身去往东海郡,以测算异象,未有结果。不过,他勘测地脉,察觉有异,怀疑是东海之上有人触动了地脉,以致于都影响到了陆地,故上奏吾皇。”
东海郡隶属于扬州,郡内子民以及官员,都已在之前的血祭中丧生。这半年来,朝廷一直都有往着扬州迁移百姓之举,并且还往三州之地封了几位县侯和郡王。
姜离没有把王侯之位限定于姜氏之内,原来的姬氏也依旧可封王侯,便如这东海郡王,实际上便是前宗正、现姬氏族老姬长风之子。
至于现任的宗正,那自然是姜氏的族老姜伯维了。
就算再怎么宽容,也不可能让一个姬氏之人继续当宗正吧。
姬长风因响应天子之令有功,其长子被封为郡王,并前往东海郡协助朝廷进行重建。虽然如今的东海郡阴气深重,但至少底子还在,所以姬长风便让其长子欣然赴任,为姜天子当牛做马地重建郡县了。
而作为姬氏中的重要人物,东海郡王在遇到难题之后,自然是第一时间求救族内,然后长公主仁德,将屡次给自己出馊主意的太卜令姬远派遣(发配)到东海郡,相助东海郡王查明情况。
事实证明,姬远倒也没有愧对其太卜令的职位,虽是未曾占算到具体情况,但还是有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