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变成了大力士(1 / 5)

作者:玲珑
除了龙静以外还有两家愿意去靠山屯的,一家是祖孙两人,姓王,王爷爷,六十多,孙女、孙子八岁。一家姓周,两口子,带着三个孩子,两头是女孩,中间是男孩,十岁、七岁、五岁。一行人跟着村婆婆到镇上的衙门办理户籍,村婆婆顺便领安置这些人的银钱。

这里的衙门相当现在的乡政府级别,由县衙派下来的官吏掌管,范围是户籍、民生、赋税、教育,捎带一些小偷小摸、打架斗殴、邻里纠纷等一类乡村小民事案,大的案子就要移交阳谷县那里的县衙来断了。办理户籍的时候,周家和王老爷爷都拿出了路引,龙静偷瞧了一眼,所谓路引就是一张全国通行证,当地官府开的,证明此人清白与否,做什么的,离开本地的原因等,不过这里正需要人口,查的并不严,问了她一句,没有就不再问了,顺利地办下了户籍。

从此刻起龙静便成了大周国凉州古城阳谷县桥头镇靠山屯的一个普通的村民。

捏着巴掌大的一个小本子,纸质还挺硬括的户籍本,龙静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村婆婆是赶着马车来的,枣红大马,看上去有些老了,两米多的大车还不算车辕,没车厢,两边的扶手很宽,大人们坐上去,车里坐孩子,村婆婆虚晃了下马鞭,枣红大马甩了蹄子跑了起来。

出了镇子没几步过了立着“桥头镇”的石碑,然后上了桥,看着几天前走过的路龙静感慨万分,那时还带着希望,现在……不,现在依然有希望,只要原路返回就能回家了!想到这里吐了口气,四下望去,远山温润轻黛,近水翠绿如烟,似乎连空气都被春晕染的绿冉冉碧莹莹,天空也如一方青糯的美玉,质感带着点沁凉,化为了春风春佛着脸颊,叫她心情也不由渐渐开朗了几分,可这时一个扫兴的声音却在耳边响起。

“没有路引的人要是什么逃犯,将来一旦查出来可是要罪加一等的。”村婆婆不紧不慢地道。

虽然没有指名点姓,可在车上的三家只有龙静没有路引,自然不禁都有意无意望向她。

她又不是什么逃犯,在现代都是守法的好公民,在这里更是小错都没犯,只是说了几句谎,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所以龙静丝毫不在意,而村婆婆又没指名道姓,所以也和其他人一样保持了沉默。村婆婆好像也没针对谁,说完顿了下又说起了田地。

“这边给田的标准是孩子三岁,五年不变,凉州各地都是这样。明年就是五年了,我先按你们现有的人口把田给你们,还能抢种荞麦,八月份抢种白菜,加上今年的救济粮你们也能有些剩余,过年卖点也能赚几个。明年要是家里人口不变就按着这个算了。”

车上的大人们都如释重负,面露喜色,救济粮食是有数的,对这些什么家底都没有的流民来说重建家园初期很艰难,有出产手头会宽裕多些,日子也好熬一些。龙静也理解,毕竟从小在农村长大,只是当时太小,到现在又年代久远,感受的没那么深刻罢。

下了桥,向东的土道,北边是人家,南边是田地,淡淡的青绿一望无际,茅屋瓦舍,鸡鸭鹅悠游,儿童嬉戏,村妇呼喊,农夫下田,一派北国春意盎然的田园风光。

“村婆婆,这是新来的啊!”几个经过的男男女女纷纷和村婆婆打招呼。

村婆婆把马车停在路边,几个村民围了上来。

有个四五十岁的老妪,见到村婆婆大声嚷嚷。

“老货,你可算领回新人了,这是几个小子吧,哈哈,我家那几个妞不怕打光棍了!”看样子是熟人。

龙静忍俊不已,没想到这地方也有光棍这词。再一想,也是,这边的语言和现代是一样的,文字也是繁体方块字,只是历史上没记载,貌似、好像、应该不是一个时空的……这个问题实在不是她能想通的。

车上的几个大人听了这话脸直抽,对这样的热情实在有些无法消受,特别是对方还特意往车里几个男孩身上瞄几眼下了个结论。

“太小了……”

刚放下心对方又来了一句。

“给我家三妞正好!”

龙静扑哧笑出声了,这大姐说话实在太有意思啦!

“什么你家三妞正好,我家丫头正好才是!”一个中年大叔一脸眼馋的样子,对车里的大人们热情地道,“有啥事就吱声,看见没,那就是我们家!”

还好没说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的话,龙静强行忍着笑。

“村婆婆还是慢声慢语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频言情】推荐阅读:春色满园哑妻妃运风流总裁奴本如玉合租之恋绝色军师再世为妃都市超级强少宠妻